您好,欢迎访问上海盛凯隆自动化仪表网站!   网站地图
上海盛凯隆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服务热线
专业从事工况控制阀的科研设计、制造、销售
24小时服务热线:15801952345
021-62501500
树行业品质,展阀门风采,铸行业进步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调节阀安装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全流程风险防控指南
来源:http://www.shekon.com/ | 作者:盛凯隆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03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调节阀安装动火作业涉及明火或高温火花,操作不当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需从作业前、中、后三阶段把控安全。作业前要进行风险评估与准备,判定作业环境危险性分级,清除危险区域易燃物;采取能量与介质隔离措施,切断管道、置换介质、检测达标,切断电气与动力源。作业中要遵循操作安全规范,使用有防爆认证的设备与工具,控制火花;作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监护人持许可证并检测环境;带压不置换动火和受限空间动火有特殊要求。作业后要做好安全收尾与验收,清理现场、排查隐患,拆除盲板、检查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监护人员延时留守,作业文档归档。此外还给出行业典型事故警示与预防措施,强调动火作业需坚守“红线、底线、生命线”原则,以“零容忍”态度落实安全措施,降低风险。

在调节阀安装过程中,动火作业(如焊接、切割)因涉及明火或高温火花,若操作不当易引发易燃易爆介质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以下从作业前、中、后三个阶段,系统梳理动火作业的核心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全流程风险可控。

一、动火作业前的风险评估与准备

1. 作业环境危险性分级

  • 介质特性判定

    • 若管道内存在可燃气体(如天然气、丙烷)、易燃液体(汽油、乙醇)或粉尘(煤粉、面粉),需判定为一级动火作业,必须办理专项动火许可证;

    • 若介质为非可燃但高温高压(如过热蒸汽),需评估火花飞溅是否可能引发周边可燃物燃烧,判定为二级动火作业或普通作业。

  • 空间隔离要求

    • 以动火点为中心,半径 15 米内划为危险区域,清除区域内所有易燃物(如油污、油漆、木屑),并用防火毯覆盖邻近设备。

2. 能量与介质隔离措施

  • 管道切断与置换

    • 关闭调节阀上下游阀门,加装盲板(厚度≥4mm 金属盲板)彻底隔离介质,盲板位置需挂牌标识;

    • 用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管道内可燃介质,检测氧含量(O₂浓度 19.5%~23.5%)、可燃气体浓度(LEL<1%)达标后方可动火。

  • 电气与动力源切断

    • 断开调节阀执行机构电源(如电动阀断电、气动阀切断气源),并在配电箱处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

二、动火作业中的操作安全规范

1. 动火设备与工具要求

  • 设备防爆认证

    • 使用防爆型电焊机(符合 Ex d IIC T6 防爆等级),焊机接地电阻≤4Ω,电缆线无破损;

    • 切割工具(如氧乙炔焊枪)需检查气管气密性,禁止在泄漏状态下作业。

  • 火花控制措施

    • 动火点下方设置接火盆(铺防火砂),半径 5 米内设置火花灭火器(如高压水枪或干粉灭火器);

    • 对调节阀阀体采取隔热保护(包裹防火石棉布),避免高温损伤密封件或阀芯材料。

2. 人员防护与监护要求

  • 个人防护装备(PPE)

    • 作业人员需穿戴防火服、隔热手套、护目镜,若介质有毒需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监护人需持《动火作业许可证》,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每 30 分钟检测一次环境浓度),发现异常立即叫停作业。

3. 特殊工况动火要点

  • 带压不置换动火

    • 仅允许在紧急抢修且介质为惰性气体时实施,需保持管道内微正压(50~100Pa)防止空气倒吸,严禁在可燃介质带压状态下动火;

  • 受限空间动火

    • 若在储罐、管道内部动火,需满足 “三不动火” 原则(无证不动火、监护不在场不动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同时设置机械通风(风量≥3 次 / 小时)。

三、动火作业后的安全收尾与验收

1. 现场清理与隐患排查

  • 余火清除

    • 动火结束后用测温仪检测动火点温度(≤环境温度 + 30℃),使用消防水彻底浇灭残留火星,覆盖的防火毯需冷却后移除;

  • 设备复位检查

    • 拆除盲板并恢复管道连接,检查调节阀法兰螺栓紧固度,防止因动火振动导致泄漏;

    • 对焊接部位进行无损检测(如 X 射线探伤),确保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2. 应急联动与记录留存

  • 延时监护要求

    • 动火结束后监护人员需持续留守现场 30 分钟,观察是否有复燃迹象,夜间作业需延长至 1 小时;

  • 作业文档归档

    • 记录动火时间、地点、作业人员、检测数据及问题处理情况,存档至少 1 年,以便追溯安全责任。

四、行业典型事故警示与预防措施

事故类型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管道爆炸未置换可燃介质即动火严格执行 “先检测后动火”,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
调节阀密封失效动火高温导致阀芯密封件老化动火前对阀门采取水冷降温或隔离保护,选用耐高温密封材料(如金属缠绕垫)
人员灼伤火花飞溅未佩戴防护装备强制要求穿戴防火服,动火点周围设置隔离警戒线,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结语:动火作业安全的 “三线原则”

调节阀安装动火作业需坚守 “红线(严禁无证作业)、底线(介质浓度达标)、生命线(人员防护到位)” 原则,通过系统化的风险管控流程(评估 - 隔离 - 监护 - 验收),将动火作业风险降至可接受范围。尤其需注意,在涉及易燃易爆介质的场景中,任何微小的安全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事故,必须以 “零容忍” 态度落实每一项安全措施。